叫小姐推薦外約資訊外約LINE外送茶推薦

靈與肉之間:泰伊絲的故事
西班牙名畫家Jose de Ribera (1591-1652)的畫作〈聖泰伊絲〉。(薛維.圖片提供)

說到埃及,人們多半的印象是個虔誠的伊斯蘭國家,其實在中古時期埃及是基督教的重心之一。基督教在埃及源遠流長,不但瑪麗亞曾逃到埃及躲避希律王的殺嬰酷令,新約〈馬可福音〉的作者也曾到埃及建立了埃及的基督教,為現代埃及科普特(Coptic)教派的前身。君士坦丁大帝廢除迫害基督徒法令(311)之前,基督教在埃及已經相當盛行,只是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的教難時(284-305)暫時轉為地下而已。埃及最著名的聖徒——聖安東尼(251-356)是修道院的始作俑者。他和眾門徒離開城市,居住在沙漠邊緣苦修。苦修的方式有兩種,一為獨居的隱士,一為群居,即為修道院的雛形。我們要講的故事男主角就是這樣的一位苦修士。

叫小姐推薦

外送茶推薦

外約推薦

聖泰伊絲(Thais)的傳說很古老,中世紀時就已流傳。內容很簡單,四世紀的埃及有一位豔名遠播的高級妓女泰伊絲,她被一位苦修士聖帕夫努舍斯(St. Paphnutius)感化而懺悔,捨棄了繁華,苦修成聖。這個故事約有大同小異的五、六種版本,其中較著名的是十世紀一位修女寫的劇本,主旨自然是勸世人改過向善,神寬恕並接納悔改的罪人。

這個故事被法國作家佛郎士(Anatole France, 1844-1924,1921年諾貝爾獎得主)看中,改寫為長篇小說《泰伊絲》,不過性質卻與中古時期的同名故事相反,由發揚基督教教義而變為諷刺宗教,難怪他許多作品曾列在天主教禁書內。書中除了長篇大論的哲學和神學討論外,故事的內容也充實了許多,比較重要的是對帕夫努舍斯(以下簡稱帕修士)和泰伊絲的背景和成長都有比較詳細的描述。兩位主角都是亞歷山大城的人,不過出身大不同,帕修士出生貴族,受過高等教育,少年時期曾追求聲色犬馬的享樂,但是聽了某修士的傳道後突然醒悟,皈依基督,加入了苦修僧侶的行列。十年後他普受敬仰成為住持,並有不少追隨他的門徒。

泰伊絲卻出身貧窮,醉漢父親和不盡責的母根本忽視她,唯一給予她照顧愛護的是她家的黑奴。這位黑奴是基督徒,不但常帶她去參加基督徒的聚會,而且還領她去受洗。她十一歲時正逢教難,黑奴被釘上了十字架,後來成聖。她為逃避母親打罵離家出走,參加了一個旅行劇團,在鞭子督促下學會了表演。長成後因色藝雙絕而大紅大紫,拜倒她石榴裙下的達官貴人不計其數。她回到亞歷山大城高張豔幟,王公富豪趨之若鶩。

一日,帕修士忽然憶起他從前也一度為泰伊絲著迷,十五歲時曾跑到她門前想要敲門。由此可見他可能比泰伊絲略微年輕,佛郎士把原著中年高德劭的高僧改為年約三十的青年,為後來他情感發展埋下伏筆。帕修士不顧一位老隱士的勸告,決意要去拯救泰伊絲的靈魂。

帕修士到亞歷山大城後,首先去找他的同窗好友尼夏斯,告知他的計畫,並向他借了華服和錢袋。尼夏斯很慷慨,無不應允,並告訴修士他自己曾變賣土地財產以便能包養泰伊絲很短暫的時期。他最後警告修士,不要低估愛神維納斯的法力,她不是好惹的,觸怒了她後果不堪設想,但是修士不聴。

修士偽裝為富有的恩客去見泰伊絲。泰伊絲聽了他的說教後,憶起童年的黑奴,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信仰浮現,答應修士放棄塵世繁華,進入修道院懺悔,淨化心靈。修士說,泰伊絲多年積存的財富、珠寶、豪宅都代表她過去的罪惡,必須一把火燒乾淨。他們放火時引發眾怒,正當暴民要攻擊他時尼夏斯出現,傾囊中所有金幣散發給群眾,救了修士的性命。

修士和泰伊絲在驕陽下長途跋涉。泰伊絲亦步亦趨地跟著他,走到腳底出血。一天一夜後終於走到修道院。帕修士和修女院住持決定泰伊絲在成為修女前需在修院獨自隱居,整日懺悔祈禱,過刻苦的生活。

修士回來後卻無法揮去心頭泰伊絲的身影,他嘗試過最極端的苦修,在高柱上苦修一年,成了遠近聞名的聖人,但是內心掙扎依然。他下了柱子後漫無目的地流浪,後來找到一個墳墓,藏身其中祈禱懺悔,卻仍然擺脫不了魔鬼不斷地騷擾。最後他回到門徒之中,聽到泰伊絲病重即將離開人世的消息,他頓時發狂似地奔向她的修院。次日清晨他終於抵達,見到了臨終的心上人。

泰伊絲認出他,喃喃說起他們一起跋涉到修院的經過。修士絕望地喊:「我愛你,不要走!我以前跟你講的都是謊言,我是個傻瓜!上帝、天堂都無關緊要,重要的是我們在世時的生活。跟我來吧,我愛你!」可是泰伊絲根本沒有聽到他的話,輕聲說她看到天門開了,她的黑奴老友捧著花等著她,美麗的天使來迎接,啊!一切如此美麗,她看到了上帝。她喜悅地嘆了口氣,靈魂離開了她的軀體。

帕修士緊緊抱著泰伊絲,心中充滿熱戀、慾望和憤怒。他覺得腳下的地裂開了,他的眼睛冒著火焰。修女們進來唱聖詩時,看到了修士的面孔,止住了歌聲,驚恐地逃開,喊著:「吸血鬼!吸血鬼!」因為修士的臉容已經變得醜惡而恐怖。

這本小說很短,不過老實說我並不喜歡。佛郎士的文字簡潔純凈優美,頗有古典之風,但是偏於客觀和理性,沒有什麼感人力量。書中用很大篇幅討論哲學神學,卻和故事發展關係不大。在我這個外行人眼中,帕修士明明就是愛上了泰伊絲不能自拔,和書裡的魔鬼搭不上邊。最後帕修士的結局也太殘酷了些,無論如何修士的動機是善良的,他的嚴肅偏狹、頑固執著、黑白分明雖是缺點,但在古代狂熱的教徒中並不罕見,至少他並不像後世宗教戰爭中的信徒般使用暴力殺人。其實就在今天,這種在宗教上非我即敵的狂熱信徒仍然不少,中東的戰事、印度的內亂都和這些狂熱的教徒脫不了關係。

所以當我初次看到法國作曲家馬斯奈(Jules Massenet, 1842-1912)的歌劇《泰伊絲》時,不禁大為激賞。歌劇1894年在巴黎首演,以後又經過幾次修改刪節。歌劇故事雖然是本自佛郎士的小說,卻去蕪存菁,不但刪去歌劇無法表達的哲學和神學理論和許多枝節人物和情節。劇中的泰伊絲不止是高級妓女,也是維納斯的女祭司。最重要的是歌劇結尾,修士絕望地說:「哦,泰伊絲,我的泰伊絲,你是我的,我愛你!跟我走吧!」泰伊絲卻充滿喜樂地望著天自語:「啊!天空!我看到了上帝!」然後垂下了頭而死。修士心碎倒地,悲痛欲絕地喊:「死了!」、「(上帝)慈悲!憐憫!」看到這個結局,有過苦戀經驗的觀眾都會不由自主地對被愛情折磨的修士產生同情。

歌劇劇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沒有提到泰伊絲的童年背景,而用恐懼年老色衰為她追求永生的動機,所以她後來的改變有點突兀,說服力不足。為了彌補這個缺點,馬斯奈寫了一首全為器樂的〈冥想曲〉,以悠揚婉轉的小提琴描寫泰伊絲的心境轉變,這首曲因美妙醉人的旋律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。

這部歌劇雖然故事緊湊、音樂優美,可是在法國以外不常上演,在過去三十多年,芝加哥歌劇院也只上演過兩次。這可能是因為現代觀眾會覺得這種古代的聖女和苦修士缺乏真實感,很難產生共鳴。其實書中和歌劇中有一位重要人物頗能讓人認同,那就是通情達理的尼夏斯,他通曉哲學,對不同的哲學神學理論都持寬容態度。他富有,懂得享受生活,對自己誠實,對朋友友愛慷慨,雖然愛泰伊絲,卻知道放手,尤其他勸修士「不可低估維納斯的法力」的話,是通曉世故的至理名言。即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,我們已經知道生命最基本的DNA,但是沒有人能瞭解人們如何陷入情網、情慾怎樣產生、為何產生、發生了又該如何處理。現代人認為維納斯只是個神話人物,並不存在,其實她是無所不在的大自然母親,愛慾是她延續萬物生命的手段。但是如這個愛慾與文明的律法相抵觸則會造成毀滅性的痛苦。面對她的威力,人們一籌莫展,除了認命之外,又有什麼法子呢?(寄自伊利諾州)

靈與肉之間:泰伊絲的故事
泰伊絲歌劇首演的海報。(薛維.圖片提供)
靈與肉之間:泰伊絲的故事
靈與肉之間:泰伊絲的故事
長篇小說《泰伊絲》的作者——阿那托.佛郎士。(薛維.圖片提供)
靈與肉之間:泰伊絲的故事
知名音樂家也是歌劇《泰伊絲》的作者——馬斯奈(1880)。(薛維.圖片提供)

歌劇
小說
諾貝爾獎

下一則

170年來頭一遭 路透任命首位女性總編輯
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